2011.07.24 Medan à Besitang (參與雨林復育計畫)
早上九點在Bumi Ashi Hotel用餐完畢後,一行人驅車前往Besitang。由於路況不佳,需要歷經約莫四個小時的車程方能抵達目的地。頂著飢腸轆轆的肚子,時間約莫十二點整,我們在一家很道地的印尼餐館用餐。這家餐廳相當特別,老闆會端上所有的菜色,供客人自行挑選,客人在用餐完畢後他會依據用餐的盤數來計價。
Henry的小撇步:不要太晚吃飯,否則你所食用的菜色將可能已經端上很多人的餐桌過。
用餐完畢後,我們一行人接續驅車前往目的地,亦即OIC在Besitang所設立的雨林復育中心。當我們抵達目的時,Panut介紹該中心的專案經理人Ari給I-Do成員認識。此時,天空突然下起滂沱大雨,Panut很慶幸這久旱突來的甘霖,我們一行人在簡易搭建而成的亭子避雨。此外,Era也同時向我們簡略說明該中心的目標和運作方式。
OIC的同仁告知我們:這塊土地先前曾遭非法盜林和油棕種植嚴重破壞,所幸2007年起,政府接管該地區近300公頃的土地,OIC於是偕同當地居民和該組織利害關係人(stakeholders)進行雨林復育計畫,透過植樹和後續養護,目前已經恢復並維持50公頃的再造林。
Ari和Panut接著向我們介紹當地植樹的主要樹種,有許多都是紅毛猩猩常吃的植株。此外,還帶我們一同參與植樹,有些樹種必須栽植在樹蔭下,避免陽光過度曝曬,所以整體雨林復育有其先後順序,耐曬樹種優先種植。
I-Do的所有成員在Besiteng種下生平的第一棵樹(Sorea sp.),期許未來它能平安茁壯,免於遭非法砍伐。
植樹S.O.P.
Dig a hole → Put some soft soil inside → Remove the plastic bag and take care the roots of plant → Hold the bottom of plant and put it into the hole → Cover the root of plant slowly → Compress the soil when finishing → Put some leave to preserve the moisture.
我在此種下一棵樹,希望這一片土地早日變回原始風貌,它將有助於野生動物,人類和雨林本身。為我們的環境,為我們生命的永續。
Panut Hadisiswoyo, the OIC’s founder and director
然而我心裡在想,一棵樹甚至一片自然孕育的樹林倒下,我們再以人工復育的方式造林,真有辦法回歸到原貌嗎?一棵樹的價值遠遠超過一塊木材的價格,當一片林倒下,雨林裡的萬物生靈將何去何從?所幸,Panut告訴我們,已經有部分生物回來了,Ari甚至觀察到自然播種植株在此區域繁衍,然而這速度卻遠不及北蘇門答臘盜林的速度。
最後我們為樹苗覆蓋上泥土和落葉,期許不法盜林能即刻停止。
時間約莫6:00 PM,我和Bosco回到homestay,和ibu一家人用餐後就趕快洗澡(Hobis Makan Mandi),廁所相當簡陋,或該說我們是在後院的竹籬笆引河水洗澡,生活很簡單,卻很快樂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